齐东方《行走在汉唐之间》出版(附:自序)
作者简介: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涉及墓葬制度、丝绸之路、吐谷浑余部历史以及金银器、马具、玻璃器、陶俑等领域。出版著作《唐代金银器研究》《隋唐考古》《走进死亡之海》《唤醒沉睡的王国》《我在考古现场》《碰撞与交融——考古发现与外来文化》等。
内容简介:
考古发现的汉唐时期的玻璃、铜镜、钱币、贝壳形盒、铜器皿、马具、陶俑等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汉唐时期一个可视可触的立体世界,也为深入探讨汉唐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书选取九个视角,通过考古出土文物,观察隐藏在文物背后的汉唐时期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和文化面貌,颇具趣味性。
目次
自序/11流光溢彩: 玻璃/1一、中国的早期玻璃/1二、隋代玻璃/72照人鉴形: 铜镜/19一、“照人”“鉴人”与奉赏/20二、装饰与信物/25三、预兆与辟邪/30四、宗教法器/33五、结语/363价值不菲: 钱币——谈西安何家村遗宝中的钱币/39一、谁可能拥有这些钱币?/40二、非流通货币及其文化意义/42三、外国货币与丝绸之路/46四、早期钱币与珍品/50五、具有货币职能的遗物/534金银瑰宝: 贝壳形盒/57一、海外藏贝壳形银盒的年代/57二、贝壳的利用与流传/65三、贝壳盒的用途/745为兵不如铁、为器不如漆: 唐代铜器皿/77一、铜器的发现和器物特征/77二、实用对象的转移与新技术成就/85三、唐代铜器皿的制造与社会经济/946使驾驭自由: 马具/99一、中国早期马镫的有关问题/99二、日本藤之木古坟出土马具的文化渊源/1137似于生人:唐俑/127一、四神十二时与音声队、童仆/128二、骏马、骆驼与胡人/153三、女俑与女性生活/1628吐谷浑余部/183一、吐鲁番阿斯塔那225号墓出土的部分文书的研究/183二、敦煌文书及敦煌石窟题名中所见的吐谷浑余部/2069闽地文化/223一、瓷器的交流与陶俑风格/223二、外来物品与海外贸易/228三、白银生产与精美的器物/233图表索引/246自序
出版一本自选集,选择哪些文章,会有纠结。一般来说,自选集要选自己的“得意”之作,自以为对学术有贡献,或者是反映自己治学之路的作品。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然而,面对自己发表的大大小小200多篇文章,选什么有些犯晕了。以往发表的那些文章,有的确实是呕心沥血,也有些是随意应酬。可当时呕心沥血写成的,现在看来也不怎么样,当时的随意应酬,倒有点意思。另外,我认为出版自选集,是给大家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自己最清楚,写哪些文章时有深刻的、愉快的或是郁闷的回忆。于是,选择变得明确了。我大学毕业直到今天一直干着考古这一行。回想起来,做研究多是从兴趣出发,虽然也有按规定要申请的项目,也有必须要完成的课题,但我发现,凡承担的国家、省部、学校、基金会的结项文章,似乎没多少是很满意的,至少想不起来当时有什么学术上的激情,反倒是依兴趣写的,自我感觉良好,还带有美妙的回忆。
举几个例子,我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吐鲁番阿斯塔那225号墓出土的部分文书的研究——兼论吐谷浑余部》,是一篇烦恼和激情融合的作品。当时刚上硕士研究生一年级,选了王永兴先生的“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课,王先生从国家文物局古文献整理小组找来些刚刚录文的草稿,是新出土的文书残卷,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当时谁也不知道,目的是用这些新材料供研究生研究练习。我的运气好,分得了一份后来看来是重要的文书。结果我辨识出那份残卷是关于吐谷浑灭亡后的余部降唐的事件,史书中没有记载。我当时拿到的是初稿稿本,不全。但我考证出此卷是写于圣历二年(699年)。多年后,正式出版了这件文书,后面的残页果然是圣历二年,“窃喜私见与之暗合也”。第二个例子,《关于日本藤之木古坟出土马具文化渊源的考察》和《关于中国古代的早期马镫》,写作的原因,只是刚毕业怕外语忘了,所以常看日文报道的日本考古消息,日本藤之木古坟刚刚发现,这文章完全是依据报纸新闻报道的资料写成的,竟被杨泓先生推荐给考古权威杂志《文物》录用。藤之木古坟正式报告是多年后才出版的,由于我当时的观点有些影响,竟然还被邀请到日本作专题讲座。
从兴趣出发做研究,可能没名没利,可做起来却很痛快。所以,我决定在自选集中,有关申请项目、接课题的论文一篇不选。还有,我研究中国古代金银器的论文最多,也一篇没选。关于古代墓葬的研究较多,可自成一册。还有些关于古代围棋的文章,也能汇成专题。所以全部排除。我固执地认为,自选集主要还是留给自己看,是在自我回忆,也不必要总结自己的治学之路。当然,也不能对不起读者,所选的文章,至少自己觉得还不错。有些连自己也不忍去看的文章当然不会理了,希望自生自灭,不足为惜。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上了大学的首届学生,回想读大学本科时,和很多同学一样,像捞到救命的稻草一样,压抑多年的求知愿望一经突破,大家都爆发出火一般的读书热情,还理想高万丈。可读了研究生后,稍知学问之苦,也懂了些事理,雄心壮志少了,可学习的兴趣倍增。接下去的读书,与其说如饥似渴,不如说是饿狼扑食。可钻进图书馆后,才恍然发现有时雄心壮志是可笑的梦,逐渐多了几分平常心。这里又要说到兴趣,我主张做学问就是“跟着感觉走,紧拉着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 那是歌星苏芮唱的流行歌,却诠释了我做研究的心路。
学者一生能写几篇好文章,出本好书就很了不起了,还不能奢望千古流芳。如果“一不留神”,写出几篇存活很久、常被学界引用的文章就很不容易了。再退一步,根据兴趣来写作,作品能感动自己、又不恶心别人,表示以前曾经对某些问题发过声、提出过一些看法,是很欣慰的。
做学问很苦很累,也很有意思,一路走来能体会人生的甜酸苦辣。
(感谢本号编辑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齐东方《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出版(赵丰序)沈睿文《墓葬中的礼与俗》出版
韦正《南北朝墓葬礼制研究》出版
刘毅《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学研究》出版(附:刘庆柱序)刘尊志《汉代墓外设施研究:以王侯墓葬与中小型墓葬为参考》出版(附:刘庆柱序)巫新华《重走天山路:东天山吐鲁番古道考察与研究》出版(附:后记)王银田《回望桑干:北朝、辽金考古研究》出版荣新江主编:《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出版
赵丰主编:《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出版